| 使用文本配置文件的配置方式结合bind的最新的acl和view特性来实现智能DNS想必很多人已经很熟悉了,使用MySQL数据库来存放zone文件的方式可能也不少。对于两者都熟悉的,实现 Bind+DLZ+MySQL正向解析的也已经很多了,但实现反向解析的恐怕是没有几个人去做。原因:一是不怎么需要反向解析,而是即使需要也不知道如何配置。 其实反向解析还是需要的,比如说邮件系统或者防火墙系统会判断电子邮件的域名和IP地址是否在DNS注册的值相匹配以确定是否是垃圾邮件。
 实现DNS的反向解析其实和正向解析的原理是一样的,只要对DNS、DLZ、ACL和VIEW以及原理深刻理解一下就可以类比互通,以和正向解析同样的方式来实现反向解析。
 对比一下下面的示例一看便知。
 1.实现DNS的正向解析
 插入SOA记录
 INSERT INTO `dns_records` (`zone`, `host`, `type`, `data`, `ttl`,`mx_priority`,
 `refresh`, `retry`, `expire`, `minimum`, `serial`, `resp_person`, `primary_ns`,`second_ns`,
 `data_count`) VALUES
 ('vtest.org', '@', 'SOA', 'ns1.vtest.org.', 10, NULL, 600, 3600, 86400,
 10, 2011061200, 'vtest.org.', 'ns1.vtest.org.','ns2.vtest.org.',0);
 插入@和NS记录
 INSERT INTO `dns_records` (`zone`, `host`, `type`, `data`) VALUES
 ('vtest.org', '@', 'NS', 'ns1.vtest.org.'),
 ('vtest.org', '@', 'NS', 'ns2.vtest.org.');
 插入NS和A记录
 INSERT INTO `dns_records` (`zone`, `host`, `type`, `data`) VALUES
 ('vtest.org', 'ns1', 'A', '172.16.201.204'),
 ('vtest.org', 'ns2', 'A', '172.16.201.206');
 注意:在插入的过程中需要指定属于哪一个ISP提供商,见附表。
 
 | ISP 
 | 简称 
 |  | 中国电信 
 | dx 
 |  | 中国联通 
 | lt 
 |  | 中国移动 
 | yd 
 |  | 中国铁通 
 | td 
 |  | 中国教育网 
 | edu 
 |  | 其他ISP类型 
 | any 
 | 
 如果只使用内网进行测试(特别是使用DNS服务器自身)而不使用其他网络中的主机进行测试时,则必须指定一个any的view类型,否则服务器可能返回一个错误信息。
 Linux的dig命令返回“;; ->>HEADER<<- opcode: QUERY, status: SERVFAIL, id: 49529”;nslookup命令返回“** server can't find www.vtest.org: NXDOMAIN”或“** server can't find www.vtest.org: SERVFAIL”。
 Windows的nslookup命令返回“*** [172.16.201.204] can't find www.vtest.org: Server failed”。
 如果日志中没有提示错误,配置文件也没有权限或者限制等问题,则一定是出在view这种逻辑问题上。
 插入CNAME记录
 注意事项与插入A记录相同(view问题)。
 INSERT INTO dns_records (zone,host,type,DATA,view) VALUES
 ('vtest.org', 'bbs', 'CNAME', 'www','dx');
 
 2.实现DNS的反向解析
 实现DNS的反向解析其实和正向解析的原理是一样的,只要对DNS、DLZ、ACL和VIEW的原理深刻理解一下就可以类比互通,以和正向解析的同样的方式来实现反向解析。
 插入SOA记录
 INSERT INTO `dns_records` (`zone`, `host`, `type`, `data`, `ttl`,`mx_priority`,
 `refresh`, `retry`, `expire`, `minimum`, `serial`, `resp_person`, `primary_ns`,`second_ns`,
 `data_count`) VALUES
 ('201.16.172.in-addr.arpa', '@', 'SOA', 'ns1.vtest.org.', 10, NULL, 600, 3600, 86400,
 10, 2011061200, 'vtest.org.', 'ns1.vtest.org.','ns2.vtest.org.',0);
 插入@和NS记录
 INSERT INTO `dns_records` (`zone`, `host`, `type`, `data`) VALUES
 ('vtest.org', '@', 'NS', 'ns1.vtest.org.'),
 ('vtest.org', '@', 'NS', 'ns2.vtest.org.');
 插入NS和A记录
 INSERT INTO `dns_records` (`zone`, `host`, `type`, `data`) VALUES
 ('201.16.172.in-addr.arpa', '204', 'PTR', 'www1.vtest.org.'),
 ('201.16.172.in-addr.arpa', '205', 'PTR', 'www2.vtest.org.');
 总之设置方面一句话,只要明白zone记录的写法一切就OK了!思路方面:多类比,多尝试,遇到问题不要急于找资料,先理顺思路、分析透彻,一切慢慢来。
 
 
 
 
 |